10月17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发布的《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走深走实》中提到,截至2022年年末,中资银行共计为“一带一路”提供5.4万亿元融资支持。其中,政策性银行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贷款合计3.1万亿元,同比增长6.6%;大型商业银行对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贷款余额约2.3万亿元。
金融监管总局称,截至2023年6月末,13家中资银行在50个共建国家设立了145家一级机构,6家中资保险机构在8个共建国家设立了15家境外分支机构。重点项目方面,开发银行支持了首单高铁“走出去”项目——印尼雅万高铁,进出口银行支持了中老合作旗舰项目——中老铁路,中国银行支持了南太平洋重要交通枢纽——秘鲁钱凯港、中亚单体规模最大风电项目——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州风电项目等。
今年恰逢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十周年,据金融监管总局介绍,十年来中国银行业持续优化海外布局,不断丰富金融产品,加强多方合作,着力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提供融资支持,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:
二是银行通过与多边金融机构合作,不断发挥国际化优势,助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。各银行积极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、新开发银行、亚洲开发银行、非洲开发银行、非洲进出口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均开展了良好合作,支持其在全球的项目投资活动。此外,2017年首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期间,工商银行倡导设立了“一带一路”银行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,持续推动金融业合作发展。
三是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,优势互补促进共赢。近年来,在金融的助力下,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优势互补,第三方市场合作持续推进,一批合作项目在第三国顺利落地,实现“1+1+1gt;3”的共赢局面。
此外,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过程中,中资银行持续加大对共建国家的生态环保、节能减排、绿色交通运输等领域支持力度,融资支持一批绿色项目,助推当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。例如,开发银行为土耳其境内的绿色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项目提供贷款支持。截至目前,开发银行已支持土耳其风电、生物质、光伏、地热发电项目19个,总装机464.17兆瓦,其中风电项目5个,生物质发电项目11个,光伏发电项目1个,地热发电项目2个。
绿色债券方面,中资银行业在不断取得创新与突破,发行多笔多币种绿色债券,引导全球资金汇聚“绿色丝绸之路”建设。例如,2021年以来,中国银行共发行了4只绿色债券,债券总金额约合54亿美元。开发银行、进出口银行、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等多家中资银行均发行过绿色债券。
值得注意的是,金融监管总局还强调,十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加强政策引领,完善监管规则,深化跨境监管合作,推动合规经营,加强风险防范,不断促进“一带一路”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今日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