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陆家嘴金融城今天举办的“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资管科技大会暨2025资管科技创业者与投资者大会”上,由上海资产管理协会、智能投研技术联盟等业界机构共同研制的《大模型在资产管理领域应用标准指南》启动立项,有望加速场景应用突破,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实现创新发展。
“技术流”可以为资产管理行业带来哪些助力?目前,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通过自动化投研分析、智能风控模型等应用,持续提升资管行业的效率与风控能力。另一方面,智能投顾、个性化财富管理等场景的落地,也将进一步拓展服务体验与商业模式。
不过,资管领域大模型应用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,存在业务场景试错成本高、模型选型经验不足、技术方案缺乏系统指导等问题。研制行业标准可为大模型在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建设提供规范指导,明确技术要求和业务规范,降低试错成本,避免无序发展。
在此背景下,上海资产管理协会与智能投研技术联盟此次开启了行业标准的立项,整个标准研制工作组包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、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、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等研究机构,还有基金公司,银行、银行理财及银行科技公司银行,券商及券商资管机构,保险资管机构,大模型相关的金融科技公司,法律及审计服务机构等。
为加速迈向全球资管中心核心功能区,陆家嘴一直在推动金融基础设施、持牌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、金融科技研发中心、开放式创新平台,加快形成应用场景全、创新引领力强的金融科技企业集群。目前,区域内已集聚了外汇交易中心、上交所、上期所、中金所等要素市场的科技子公司、境内外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板块以及一批金融科技创业公司,各类金融科技专业机构近300家,重点金融科技企业50余家。
陆家嘴管理局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服务办公室副主任王燕燕告诉记者,陆家嘴金融城将以资管科技为突破口,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资管领域应用示范,助力陆家嘴成为全球资管科技创新的策源地。同时,借助资管科技大会等平台,加速吸引全球顶尖资管机构、科技企业、人才与资本向陆家嘴集聚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今日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