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家电家居网-> 热点 >正文

科普|此“流感”非彼“流感”——流感嗜血杆菌

发布时间:2024-07-24 17:13 来源:东方网 阅读量:12993   

每当气候转换之际,各类呼吸道传染病频发,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困扰。其中,流感病毒因其高传染性和广泛影响而备受关注,成为公众健康的一大威胁。然而,与流感病毒同样在呼吸道领域活动的流感嗜血杆菌,却常被人们忽视或混淆。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,对这两种病原体进行深入的解析,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它们,并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。

一、流感嗜血杆菌和流感病毒名称的起源:一场医学的误解与真实。

流感嗜血杆菌这一名称,背后隐藏着一段医学探索的历程。最初,科学家们在流感病人身上分离出了这种细菌,被误认为是感冒大流行的病因,在培养时发现需要新鲜血液或血液中的某些成分才能生长,故命名为“流感嗜血杆菌”,随着研究的深入,1933年Smith等人成功分离出流感病毒,并明确指出了流感病毒是流感的真正致病因子,流感嗜血杆菌是发病过程中继发感染的一种细菌,从而纠正了之前的误解。尽管如此,为了纪念这段医学探索的历程,流感嗜血杆菌的名称至今仍被沿用。

二、流感嗜血杆菌和流感病毒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。

1、生物学本质:截然不同的微观世界

流感嗜血杆菌,是一种没有运动力的短小的革兰阴性小杆菌,一般只有*1.5μm,有时呈双球形或短丝状或多形性,无芽孢、无动力,它可分为有荚膜菌株(又称可分型株)和无荚膜菌株(又称不可分型株)两种,根据荚膜多糖结构和抗原性的差异,将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分为a~f?6个血清型,其中,b型流感嗜血杆菌(Hib)的毒力最强,是导致儿童脑膜炎、肺炎、菌血症等侵袭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流感病毒呈球形,自外而内可分为包膜、基质蛋白以及核心三部分,是一种有外层膜的RNA病毒,见图1。分为甲、乙(B)、丙(C)、丁(D)四种型别,可在人类和动物中引起轻症、严重和致命的疾病,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,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,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,可以进一步分为H1N1、H3N2、H5N1、H7N9等亚型,其中H和N分别代表流感病毒两种表面糖蛋白。

2、感染特性:不同的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

流感嗜血杆菌作为曾经的“流感元凶”,常黏附定植于人的呼吸道、结膜、阴道黏膜,只有少部分携带者会发展为临床病人,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呼吸道分泌物感染,儿童的带菌率和发病率高于成人,90%以上的侵袭性病例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,其中6~11月龄儿童尤为易感。

流感病毒则是强大的“传染王”,传染性极强,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,也可以通过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,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,每年约有近10%的世界人口受到流感的影响,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,孕妇、婴幼儿、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。

3、临床症状:多样化的表现与危害

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大多继发于流感或其它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,感染后大多数患者无症状,有症状者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其不同的感染部位,如引起中耳炎、结膜炎、鼻窦炎、会厌炎、脑炎等。

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具有急性起病的特点,通常在感染后的短时间内即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,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、头痛、肌痛和全身不适,体温可达?39~40℃,可有畏寒、寒战,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。对于婴幼儿流感,其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,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常以呕吐、腹痛、腹泻为主要表现。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流感症状,无并发症者呈自限性,多于发病?3~4?天后发热逐渐消退,全身症状好转,但咳嗽、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。

4、防治策略: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

为婴幼儿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,目前已上市的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均是针对Hib引起的感染性疾病,例如:Hib结合疫苗、无细胞百白破?b?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等,不同疫苗作用范围、免疫程序有所不同,家长们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接种。医生常采用抗生素治疗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病人,需要强调的是,抗生素并非万能药物,只有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最佳效果,因此,我们切不可盲目使用抗生素,一定要遵循医嘱,合理使用抗生素,避免出现耐药现象。

接种流感疫苗也是预防流感、降低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风险的有效手段,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,每年流感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,导致之前通过自然感染或者免疫接种形成的抗体难以有效中和,因此,为有效预防流感,推荐每年接种流感疫苗,尤其对于6个月龄至5岁的儿童、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以及卫生保健工作者等易感人群。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,主要采取隔离、对症治疗、抗病毒治疗以及支持治疗等方法,其中,抗病毒治疗应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,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。

此外,勤洗手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锻炼、避免过度疲劳和熬夜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,不挑食、保持均衡的饮食、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,避免用手触摸眼睛、鼻子和嘴巴,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弯曲的肘部遮挡口鼻、以减少飞沫的传播,注意社交距离、在人群密集处佩戴口罩,注意开窗通风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,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疾病的侵害,守护家人的健康。

作者: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???王筱
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g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