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为期4天的香港国际影视展为维港畔落下帷幕,吸引了超过25个国家及地区750多家参展商参加,来自上海的《繁花》剧组演员和60多家上海影视企业等集体参展,沪港两地影视从业者共谋合作发展。
在影视展上,记者专访了前来参展的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前会长田启文,我们从《繁花》聊起,谈他对沪港影视合作的看法。
田启文:我看过几集,觉得很不错。不管在香港还是内地,能看到一部达到高水平的剧,一直是我们所盼望的。有评价就说,这部剧把电视剧的天花板拉高了。我觉得《繁花》的成功,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投资者看到市场依然愿意为好内容买单,因为有时候投资者的眼光是比较局限和短视的,往往跟风求快、一拥而上,又要省钱又要赚钱,这是很难做到的。《繁花》是个很好的示范,它创造了一个新概念,也证明了只要愿意为好内容投资,愿意认真花时间精力去制作,就会有好的市场回报,这是影视行业从业者需要去争取的。
记者:《繁花》讲的是上海故事,但有很多香港元素,您怎么看沪港两座城市的关系?
田启文:《繁花》描写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上海在改革开放中的故事,王家卫导演用了50多首老歌来串联剧情,其中很多是香港的金曲,这是很巧妙的手段。这也说明,香港的文化资源中有很多“宝藏”,不仅可以连接沪港两地,而且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。关键的问题在于怎么合作,如何运用这些资源。
田启文:我和上海缘分很深,我第一部在内地拍的戏就是和上海电影制片厂合作,当时我们叫合拍片,这种合作方式是令我很开心的。我开玩笑说,现在车墩影视基地里应该还有我的“脚毛”。所以,我对上海的感情特别深厚,内地城市里,我最喜欢去的就是上海,它充满活力的氛围和包容的环境很吸引我。
记者:上海已经来香港参加影视展很多年,您觉得沪港两地如何加强影视产业合作?
田启文:就影视合作层面来看,我认为首先要考虑的是地域性,沪港两地的合作,不是简单的模仿,也不是说什么成功就去拷贝什么,更要看到的是对方的短板是什么,缺失的是什么,再去发扬光大,互补所短。直接拿来用是不行的,会造成资源浪费。
记者:我注意到,您所在的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,设置了14个分会,涵盖了电影拍摄各方面。很多影视从业者提到,香港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非常值得内地借鉴学习,您怎么看?
田启文:我们不能只看到结果,没看到过程。其实香港也不是一开始就有那么多分会,是慢慢增加到现在的数量的,随着行业不断完善,逐渐细分。这样做的目的,就是要让不同细分的工种都有代表性的专业人士,能够为行业设置规范和标准,为行业进步出谋划策,同时协调不同行业工种之间的矛盾,达成某种平衡。
所以我一直有个心愿,想把我们基础性和专业性的行业规范带到内地,建立相应的标准,从而去评判行业工作人员的水平的高低,而不仅仅是靠论资排辈或者自说自话。现在我们正在大湾区开展类似的培训,让参与者知道,这个行业不是混饭吃的,而是有真正的行业认同,是要达标的。
田启文:内地太大了,很难一下子遍地开花。目前,我们在大湾区里先试着做了一个培训基地“模板”,内地影视行业欠缺什么,我们就培训什么。现在看,内地不缺好演员,缺的是专业的工作人员,因为影视行业很多工种没有专门学校来教。所以我们采用专班专教的方式,加强培训的针对性,教学不以理论为主,而是以实操为主,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,是要去拍戏现场学的。
记者:这方面,我觉得香港的工作人员做得很好,他们身上有种很强的职业自豪感。
田启文:在影视行业,因为香港和内地条件不一样,执行方式也不一样。因为香港地方小,不需要那么多人,一个人可以做三个人的事,所以要求个人能力很强,而内地可能一个剧组就有上百人,平均到个人的投入度和自豪感可能就少了。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,香港行业内大家形成了要互相帮助的共识和氛围,因为入行门槛高,如果你口碑不行,很容易被淘汰。电影不是一个人拍成的,也不是导演一个人的光环,它是环环相扣的,没有“一个人的英雄”,我们要的是团结精神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今日热门